此次伊热夫斯克推出的“串联”特种弹药的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了双倍的火力密度。顶部弹丸重8克,底部弹丸重7克,飞出枪口后,会因为重量、外形的差异产生不规则的偏移,从而提高散布面积。与普通弹药相比,射击精度降低了四倍,在250米距离内对移动目标可以获得最大的打击效果。如果目标迎面进攻或撤退,有效射程则增加到350米。
俄罗斯伊热夫斯克机械厂开始大规模生产名为“串联”的7.62×54mm特种弹药,主要用于打击敌方无人机。
这则消息是乌德穆尔特制造公司官网上报道的。顾名思义,该特种弹药的主要特点就是一个弹壳内装填了两枚弹丸。从外表看,这是标准的俄罗斯机枪弹,历史可以追溯到沙皇时代,经历了20世纪和21世纪的所有战争。现在,这种弹药又增加了现代化的新型量产弹种,由于规格相同,“串联”特种弹药适用于此口径的任何枪械。
据悉,卡拉什尼科夫公司旗下的伊热夫斯克机械厂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名为“串联(Tandem)”的7.62×54mm特种弹药。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是第一个研制多弹丸机枪弹的国家。1945年,苏联枪械设计师研制了一种装有15枚弹丸的弹药。此后,多个国家都尝试研制类似的多弹丸弹药,但都没有大规模装备。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曾经设计出一系列12.7×99mm SSB多弹丸弹药,希望将其作为固定翼飞机和武装直升机的弹药,借以提供更密集的对地火力。当时苏联部分型号的米-24配备12.7×108mm四管加特林机枪,射速高达5000发/分钟,但军方表示希望获得更高的火力密度。受到美国多弹丸弹药的启发,1975年苏联武器设计师为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研制了类似的弹药。
“串联”特种弹药很可能已经在实战中进行过测试,在俄乌武装冲突前。